
学校幼儿园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DB3211T1089-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幼儿园 恐怖 防范 工作 规范 DB3211T1089 2024
- 资源简介:
-
《学校幼儿园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讲解了学校及幼儿园在预防恐怖袭击事件中所需遵循的详细要求和措施,包括重点目标和防范等级的规定。规范描述了针对学校与幼儿园所设定的一系列安全防范体系标准及其具体实施方法。文件明确了如何从人力、实体和技术三个维度来进行防护设计,并特别指出对于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分为常态三级防范、常态二级防范以及非常态防范等层次性策略。此外,通过引用多个国家标准文件,如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爆炸性环境设备要求(GB 3836.1)以及其他关于金属探测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等方面的规范,为该地方标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制定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文中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定义阐述,例如学校、幼儿园及其具体的性质描述;并对‘反恐怖防范’、‘安全防范系统’等功能术语给出了准确的解释,确保所有参与者能正确理解各条款项的意义。
《学校幼儿园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适用于各级教育机构内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工作中,特别是那些处于易受攻击位置或被认为潜在风险较高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它同样适用于相关安全管理单位以及政府监管机构在指导这些地方进行有效防御时作为参考准则使用。这份文件不仅是保障师生日常教学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重要工具,也是应对紧急状况时各部门协作沟通的标准蓝本,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的安全防范水平。通过明确各项防护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阻止各种形式的治安与暴恐威胁,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从而为广大师生创造出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