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DB15T2379-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原 生态 保护 修复 术语 DB15T2379 2021
- 资源简介:
-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讲解了常用草原、草原生态及其保护和修复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这些术语为草原生态的评价、研究及实践活动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文件明确了诸如草原、草地、草场等核心概念,详细区分了“三化草地”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机制,并进一步阐述了草原基础术语中涉及的各种土地生物资源属性和划分标准。例如,“退化草地”指生产力下降、优良牧草减少、生态服务功能受损的过程;“沙化草地”描述的是因风蚀等因素造成生产力衰退的现象;而“盐碱化草地”则是表土流失引起盐碱浓度上升的结果。在草原生态部分,文档还探讨了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具体内容,涵盖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核心机制,并延伸到多功能性与服务等概念,强调了草地自然资本与人类福利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提出了生态价值与安全的概念,对如何评估并保障草地的生态贡献提供了科学支持。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术语》适用于草原生态保护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相关实践人员,具体行业领域包括草原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草原科学研究及教学等领域。此外,从事草原法制定与实施的政府部门、生态监测机构以及草原相关的农牧业生产主体也能从中受益。文档内容有助于统一行业内术语规范,提高技术沟通效率,促进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发展。它不仅是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也适用于需要科学术语支撑的学术论文撰写与项目评审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