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技术规程DB15T1361-2018.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辽河 灌区 玉米 秸秆 还田 技术规程 DB15T1361 2018
- 资源简介:
-
《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技术规程》讲解了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灌区针对玉米秸秆处理的技术途径及管理措施,描述了将玉米秸秆转化为饲料并进行青贮、黄贮的加工方法,以及饲喂反刍动物后的排泄物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的过程。该规程强调玉米秸秆通过青贮和黄贮处理,可转化为优质饲料供应牛、羊等牲畜食用,同时明确指出其日粮配比应占动物干物质摄入量的1/3至1/2为最佳范围。在排泄物还田方面,本标准详细列出了粪肥堆肥过程中需要调控的指标,例如堆肥场地要求、碳氮比调整方式(一般维持在30-40:1之间)、水分保持范围(建议55%-65%),并通过温度调节和翻堆步骤确保粪肥达到腐熟标准,无蛆虫且有淡氨气味等。最后,对不同地力条件下,如中等以上肥力田块、低产田和盐碱地,提出了具体的亩施用量建议,并提出播种前深耕深翻结合施肥的具体技术方案。
《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技术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西辽河灌区内玉米种植农户、养殖经营者及生态农业相关从业者。规程内容尤其适合从事规模化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希望改善耕地质量并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专业人士。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地区玉米种植户、生态环保组织和技术推广部门的重要参考文件,用于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