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综合减灾标志建设规范DB14T349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综合 减灾 标志 建设 规范 DB14T3493 2025
- 资源简介:
-
《社区综合减灾标志建设规范》讲解了社区在减灾工作中所需设立的各类标志系统的建设要求。文件明确了减灾标志的设计、制作和设置标准,内容涵盖基本术语、定义和适用范围,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文件提出,社区减灾标志分为疏散导向标志、避难场所标志和自然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每类标志均对应不同的设置场景和设计规范。设计方面,文件强调简洁、清晰和易识别,并严格遵循多种国家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和规范性要求,同时要求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需符合现行相关标准。 社区综合减灾图例设计内容涵盖灾害风险地图、疏散线路图、散居住户线路图和避难场所功能示意图。各类地图设计图样需满足具体要求,包括版面布局和地理元素标注,比如边界、建筑、应急路线以及灾害隐患点。此外,规范对避难场所功能布局图的设计提出明确信息标识需求。文件还包括标志设置的多种规范性附录,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可参照的标准图样,为不同社区、村落及避难场景的设计、制作和布置标志提供了实用技术方案,从而提升防灾和减灾效率。
《社区综合减灾标志建设规范》适用于各类城乡社区及其管理部门,特别是面临自然灾害隐患的乡镇和城市社区。同时,本标准对于防灾体系建设单位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政府应急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也提供了标准化的设计与制作参考。此外,规划、市政和建筑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士也可依据此规范开展符合社区减灾需求的标识系统设计和设施建设。通过标准化的指导,能够显著增强社区防灾能力和公众安全应对意识,尤其在提升社区应急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上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