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DB14T347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DB14T3473-2025 中药材 产地 加工 技术规程 丹参 DB14T3473 2025
- 资源简介:
-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DB14T3473-2025》讲解了丹参在产地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标准文件明确了丹参的采收时间、方法、加工流程以及具体的加工要求,包括净选、分级、清洗、干燥环节,其中还区分了晾晒和烘干的干燥工艺参数。文件规定,采收应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确保丹参地上部分已经枯萎且天气适宜,避免雨天采挖;在采收方式上可选择人工或机械操作,确保根部挖掘深度达40 cm,避免杂质残留。加工环节按照流程细化到具体操作规范,强调对加工场地的卫生管理及设备要求,并对清洗用水的卫生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干燥环节对晾晒和机械烘干的时间、温度及成品状态提出细致的参数设定,保证丹参质量。包装和标签部分提出应符合相应的追溯要求,并详细指出了包装和标签内容,如产地、采收日期、贮藏条件等信息。文件同时对贮藏条件和仓储规范作出明确指示,并对文件管理和生产档案提出了存档期限和管理责任。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DB14/T 3473-2025》适用于丹参种植及产地加工业相关的中药生产企业、药农以及中药材贸易商等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本文件还可供药材流通、中药制剂制造及中医药研究机构在质量把控过程中参考使用。标准对丹参从采收到加工全过程提供了规范指引,尤其在确保产品溯源、质量一致性与存储安全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此规程为中药材产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对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及产业规范化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是指导山西省乃至全国从事丹参相关行业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