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碱地紫花苜蓿保护播种技术规程DB63T244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盐碱地 紫花苜蓿 保护 播种 技术规程 DB63T2447 2025
- 资源简介:
-
《盐碱地紫花苜蓿保护播种技术规程》讲解了在土壤总盐含量0.2%~0.5%的盐碱地上种植紫花苜蓿的一整套保护播种技术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从地块选择、土地整理、施肥、种子选择及处理,到播种技术(时间、方式、播量)、田间管理、灌溉制度、追肥方案以及收割操作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播种方式方面,推荐采用间行条播法,保护作物(如燕麦或小黑麦)早于苜蓿7~8天播种,以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此外,标准对有机肥、磷酸二铵以及根瘤菌剂的使用量和质量也给出了具体规定,并配套给出了两个灌溉制度供选择(漫灌和节水灌溉)。规程还明确了在不同时期刈割的具体方法与留茬高度。
《盐碱地紫花苜蓿保护播种技术规程》适用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具有类似盐碱土壤条件的牧草种植区域,特别是在盐碱地土壤总盐含量为0.2%~0.5%条件下开展苜蓿种植的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牧草生产企业、种植合作社、农牧户等。该标准对于提升盐碱地苜蓿播种成功率、增加产草量、增强植物抗逆能力,促进当地饲草料供给与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农业技术人员制定具体的生产方案和田间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