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及管理技术规范DB63T247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名 保护 复壮 管理 技术规范 DB63T2473 2025
- 资源简介:
-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及管理技术规范DB63T2473-2025》讲解了青海省针对古树名木系统化保护、复壮与管理的全面技术体系,明确了适用范围、术语定义、等级划分标准以及从普查认定到迁移管理的全流程技术要求。《规范》描述了以树龄为基础、兼顾历史文化价值的三级分类体系:一级古树为500年以上或具有特殊价值的树木,二级为300至499年,三级为100至299年,名木无论树龄均纳入一级保护。文件规定了由省级、市级、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认定和监管的责任机制,并详细列出了不同级别对应的保护措施,涵盖生境保护、树体防护、日常管护及应急处置等内容。在生境保护方面,强调清除周边违章建筑、避免地面硬化、改善土壤透气性与排水性能、设置围栏或警示标识等;对树体提出健康检查、支撑加固、合理修剪、避雷装置安装等具体要求。在养护复壮环节,明确了补水与排水的技术细节、科学施肥依据、有害生物防控方法以及树冠整理的操作原则。对于确需迁移的古树,规范了断根缩冠、土球处理、运输保护和栽前土壤消毒等关键步骤。此外,该标准还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编号、资源普查、定期更新数据、明确养护责任人等管理职责,确保每株古树名木实现动态化、可追溯、责任到人的长效管理。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及管理技术规范DB63T2473-2025》适用于从事林业生态保护、园林绿化管理、城市规划建设、自然遗产保护等相关工作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技术机构,特别适用于青海省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地管理单位、园林管理部门及古树名木科研监测与养护实施单位。本规范也适用于参与古树名木调查、鉴定、养护、复壮工程的科研院所、专业公司及基层管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为古树抢救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同时,对涉及古树名木周边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单位亦具约束与参考意义,有助于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