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辙易发路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4106T14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车辙 路段 沥青路面 施工 技术规范 DB4106T140 2025
- 资源简介:
-
《车辙易发路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讲解了针对平交路口、长大纵坡等车辙易发路段所使用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详细规范。文件明确了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基质沥青型号(推荐70号或90号A级石油沥青)及干法改性剂的具体技术指标,如灰分含量、熔融指数、针入度指数、软化点、弹性恢复率等。同时,规范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阶段说明,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阶段,并提供了矿料级配范围和技术要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试件制备流程、拌和温度、改性剂添加方法以及短期老化处理方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施工方面,提出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此外,《车辙易发路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还制定了质量管理和相关检测方法,包括荷载作用次数试验、冻融飞散损失试验等关键测试手段,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耐久。
《车辙易发路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适用于公路建设和维护中的车辙易发路段,尤其是平交路口、山区长大纵坡路段及高交通荷载地区的沥青路面施工。规范所涵盖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求,对交通运输部门、公路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相关的材料供应企业均有实际指导意义。特别在选择原材料(如改性沥青、矿料、填料)、控制混合料性能以及应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路面耐久性方面,本文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升沥青路面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和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