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大线能量焊接钢板TCISA 375-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大线能量焊接钢板TCISA 375-2024 船舶 海洋工程 用大线 能量 焊接 钢板 TCISA 375 2024
- 资源简介:
-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大线能量焊接钢板》讲解了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大线能量焊接技术所制定的专用钢材标准,描述了该类钢板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及检验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技术要求。该文件在GB/T 712—2022的基础上,结合大线能量焊接工艺的特点,明确了适用于焊接线能量超过50 kJ/cm的钢材规范,并对牌号表示方式进行了创新设计,由基础牌号、焊接标识“W”和最大适用线能量数值三部分构成,如EH36-W100。标准规定了钢板厚度范围为6 mm至120 mm,涵盖一般强度、高强度及超高强度等级钢材,强调P、S等有害元素含量的严格控制,尤其对高强级别钢种提出了更严格的硫含量要求,以提升热影响区的韧性表现。冶炼工艺方面要求必须采用转炉或电炉配合炉外精炼,确保钢质纯净。交货状态、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均引用现行国家标准,保证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关键在于焊接性能的验证机制:供方需进行首次焊接性试验并提交结果作为合同附件,除非需方另有要求,该结果长期有效,显著提升了供货效率。试验要求对接焊方式,在最大厚度规格上实施,评定通过后可覆盖同类型低厚度产品。标准还详细规定了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冲击及硬度等检测项目的技术指标,特别是对弯曲试验后的开口缺陷长度进行了明确限制,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整体而言,该标准填补了国内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标准化的空白,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支撑高效焊接工艺在船海制造中的推广应用。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大线能量焊接钢板》适用于从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如海上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上风电支撑结构等)建造的相关企业,包括钢铁生产企业、船舶设计院所、焊接材料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大型钢结构加工厂。该标准特别适合需要采用高效自动化焊接工艺(如埋弧焊、气电立焊等)进行厚板焊接的生产场景,能够指导钢材研发、采购、质量检验与焊接工艺评定全过程。同时,也可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开发新型大线能量适应性钢材时提供技术依据,促进钢铁行业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协同发展。通过统一技术指标和评价方法,本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船海结构焊接质量稳定性与建造效率,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