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8-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8-2025 职业性 急性 中毒 诊断 标准 GBZ 108 2025
- 资源简介:
-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8-2025》讲解了职业活动中因短时间内摄入天然铀或低浓缩铀所导致的急性化学性肾损伤的诊断规范,描述了该标准在术语定义、诊断原则、诊断依据及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系统修订。标准明确了适用于天然铀与低浓缩铀的职业性急性摄入场景,对“急性铀中毒”概念进行了更新,强调以急性化学中毒性肾病为核心的全身性疾病,并新增了天然铀与低浓缩铀的明确定义,提升了术语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在诊断原则上,标准要求结合暴露史、摄入途径、体内代谢过程以及肾内最大铀含量估算,并辅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肾脏损伤,确保诊断科学准确。诊断依据部分细化为摄入史确认、尿铀检测方法及肾内铀负荷评估,推荐使用ICP-MS、紫外荧光法等技术进行24小时尿铀检测。临床分期分为早期、极期与恢复期,其中极期症状包括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肝损伤甚至急性肾衰竭。实验室检查突出肾脏早期损伤标志物,如尿β2-微球蛋白、NAG酶、NGAL、胱抑素C等,更新了肾功能不全的判断指标。诊断分度按肾内铀含量和临床表现划分为轻度和重度,分别以大于3mg和10mg为界限并对应不同肾损状态。标准还调整了治疗与随访内容,强化现场处置、尽早促排治疗、血液净化支持,并新增医学随访机制,强调远后效应监测。
《职业性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8-2025》适用于核工业、放射医学、辐射防护及相关职业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从事铀矿开采、铀燃料加工、核反应堆运行、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核事故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及其健康监护机构。本标准也适用于承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与管理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以及负责放射作业人员健康评估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此外,标准为相关监管部门制定安全防护政策、用人单位实施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涉及天然铀或低浓缩铀暴露风险的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广泛的适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