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2-2025 职业性 急性 四氯化碳 中毒 诊断 标准 GBZ 42 2025
- 资源简介:
-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2-2025》讲解了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的诊断原则、接触反应判定标准以及中毒程度分级体系,全面更新了原有标准的技术内容。该标准明确了本病的诊断需依据短期内较大量四氯化碳的职业接触史,结合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参考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在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后作出综合判断。在诊断分级方面,新标准将中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级,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中毒性肝病、肾病等核心指标,并明确引用GBZ 59、GBZ 76、GBZ 79等专项职业病诊断标准作为判断依据。文件新增或修订了“接触反应”的定义,强调在脱离接触72小时内症状减轻或消失即可判定为接触反应,有助于早期识别与观察管理。附录部分提供了使用说明,涵盖四氯化碳理化性质、用途、毒性机制及其分解产物(如光气)的危害警示,提示需警惕合并吸入性损伤。标准还特别指出诊断过程中需进行鉴别诊断,防止与脑血管病、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炎等疾病混淆,并提出了初步处理措施,包括立即脱离暴露源、清除污染、支持治疗及重症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建议。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2-2025》适用于从事化工生产、设备清洗、萃取作业、熏蒸杀虫、香料提取以及曾使用或可能接触四氯化碳作为溶剂、清洗剂或历史遗留用途的工业领域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工作。本标准主要面向职业病防治机构、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职业医学科、急诊科、肝病科与肾病科医师,以及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同时适用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岗位人员在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医学观察与诊断认定时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涉及高温或明火环境下可能引发四氯化碳分解产生光气等危险情况的工作场所,本标准亦可为复合型中毒的识别与处置提供指导,具有广泛的行业适用性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