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标准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场所 空气 粉尘 测定 标准 部分 呼吸 浓度 GBZT192 2025
- 资源简介: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标准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25》讲解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简称呼尘)浓度的测定方法,该标准涵盖了从采样准备、现场采样、样品处理到结果计算和质量控制的完整技术流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标准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25》描述了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即利用预分离器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粒径分离,使直径在7.07μm以下的可吸入肺泡区域的细小颗粒被采集于已知质量的滤膜上,通过称量滤膜前后的质量差并结合采样体积计算出空气中呼尘的实际浓度。标准详细规定了所需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包括滤膜孔径要求、采样器性能、分析天平精度及温湿度测量工具等,并强调了采样前对滤膜的干燥、称量、编号与安装操作规范。本次修订相较于2007版新增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如明确要求设置样品空白并规范其制备流程,强化流量校准程序以确保采样准确性,补充了极端环境条件下标准采样体积的换算依据,并对称量条件提出了更严格的平衡控制要求。整个测定过程注重数据的可重复性与精确性,例如规定同一滤膜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2mg,否则需重新平衡处理。此外,标准还明确了粉尘增重的理想范围、运输保存中防止污染的要求,以及最终结果的数学表达式和单位转换方法。整体内容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和标准化原则的高度统一,适用于各类职业卫生检测场景。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标准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25》适用于涉及粉尘作业的职业场所及相关行业领域,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冶金制造、建筑材料生产(如水泥、陶瓷)、煤炭加工、机械加工、纺织印染、木材加工以及道路建设等行业。该标准适用于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企业EHS管理部门及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用于开展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日常监测、职业危害评估、防护设施效果评价以及劳动者健康监护等工作。同时,本标准为执法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可用于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超标判定与合规性评估。对于需要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现状评价的项目,该文件也是重要的检测方法支撑。尤其适用于存在较高呼吸性粉尘暴露风险的岗位,如喷砂工、打磨工、破碎工、装袋工等接触细微颗粒物的一线作业人员所在环境的监测。因此,该标准不仅服务于政府监管与公共卫生领域,也广泛适用于工业企业内部的职业健康管理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