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渍海藻加工技术规程SCT306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盐渍 海藻 加工 技术规程 SCT3063 2025
- 资源简介:
-
《盐渍海藻加工技术规程SCT3063-2025》讲解了盐渍海带和盐渍裙带菜的规范化加工流程,明确了从原料验收至成品储存全过程的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盐渍海藻加工技术规程SCT3063-2025》描述了以新鲜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为原料的盐渍产品生产企业应遵循的技术规范,确立了包括原料验收、漂烫、冷却、沥水、拌盐、盐渍、脱水、包装、储存及检验在内的核心工序,并对茎叶分离和理菜等可选工序提出了具体指导。文件强调原料须新鲜、无泥沙、无异味,存放环境应阴凉洁净。漂烫需使用符合GB标准中二类水质的海水,控制温度与时间,确保藻体呈鲜绿色且质地适中。冷却环节要求迅速有效,使藻体温度降至接近海水初始温度。拌盐时食用盐须符合GB/T标准,添加量依据海藻重量合理配比,并确保盐粒均匀分布。盐渍过程需在池中完成,利用自身渗出盐水浸泡至少一定时长,直至盐水浓度达标。针对裙带菜设有茎叶分离与理菜步骤,进一步提升产品净度和品质。包装材料必须洁净、防水、无毒,密封保存,成品储存在不超过规定温度的冷库中,离地离墙存放,防止交叉污染。每批产品均须进行出厂检验,质量需满足相应行业标准。文件还规定了完整的追溯体系,涵盖原料来源、生产批次、操作记录及不合格品处理等内容,所有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无明确保质期的至少保存两年,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追溯。
《盐渍海藻加工技术规程SCT3063-2025》适用于以新鲜海带和裙带菜为主要原料的盐渍海藻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从事盐渍海带和盐渍裙带菜加工的水产加工企业。该规程为生产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标准化操作依据,适用于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该文件也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认证机构及第三方审核单位在对盐渍海藻加工业进行监督、检查与合规评定时作为技术参考。此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在开展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教学培训及相关标准制定工作中亦可参照使用。通过本规程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盐渍海藻产品的安全性和一致性,推动我国海藻加工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