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非鱼人工繁育技术规范SCT1178-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罗非鱼 人工 繁育 技术规范 SCT1178 2025
- 资源简介:
-
《罗非鱼人工繁育技术规范SCT1178-2025》讲解了罗非鱼人工繁育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涵盖了环境条件、设施设备配置、亲鱼培育、人工繁殖、鱼苗培育、出苗及病害防控等关键环节,并明确了相关档案记录的管理方法。该文件规定了适用于尼罗罗非鱼的人工繁育标准,其他罗非鱼品种可参照执行。在环境条件方面,强调养殖场地应远离各类污染源,底质宜为壤土或沙壤土,水源水质必须符合GB的渔业水质标准。设施设备部分详细描述了亲鱼培育区、交配取卵区、孵化区、鱼苗培育区及出苗区的各项建设与配备要求,包括池塘面积、水深、网箱规格、温控措施、水处理系统、增氧设备以及孵化桶、暂养盆等具体参数。亲鱼培育从来源、选择、养殖密度到饲养管理均提出明确指标,要求亲鱼来自省级以上原良种场,使用年限合理,定期进行筛选并控制雌雄比例。人工繁殖环节涵盖自然交配条件、投喂管理、受精卵收集与消毒、孵化环境控制等内容,确保高孵化率和健康苗种产出。鱼苗培育提供了池塘网箱、水泥池和普通池塘等多种方式的技术参数,包括放养密度、水质调控、饲料投喂及日常巡塘管理。同时,文件还对鱼苗出苗时的质量判断、包装运输条件、暂养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运输成活率。病害防控遵循SC/T相关规定,结合全程质量管理,强化了生产各环节的安全可控性。
《罗非鱼人工繁育技术规范SCT1178-2025》适用于从事罗非鱼特别是尼罗罗非鱼人工繁育的水产养殖企业、良种场、苗种生产基地及相关科研推广机构。该技术规范可指导各级水产技术人员、养殖管理人员、农业标准化工作人员以及水产院校和研究单位在实际生产中科学规划繁育流程、优化设施布局、提升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尤其适用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具备集约化或半集约化罗非鱼苗种生产能力的单位,为其提供统一、可操作的技术依据,助力我国水产种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