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1

类型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9部分:抗云纹病NYT3060.9-2022.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3659
  • 上传时间:2025-10-1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1,014.3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9部分:抗云纹病NYT3060.9-2022 大麦 品种 抗病性 鉴定 技术规程 部分 抗云纹病 NYT3060 2022
    资源简介: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9部分:抗云纹病NYT3060.9-2022》讲解了大麦品种对云纹病的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该文件明确了适用于大麦(Hordeum vulgare L.)品种及种质资源在自然发病环境下的抗云纹病能力测定,内容涵盖了术语定义、病原菌接种体制备、田间试验设计、接种操作流程以及病情调查与分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文中界定了“普遍率”“侵染型”和“严重度”等关键指标,并详细描述了由普通喙孢霉(Rhynchosporium commune)引起的大麦云纹病的病害特征。针对病原菌管理,规定了从病组织中分离、纯化、保存至接种体扩繁的具体步骤,推荐使用LBA固体培养基或SRB液体培养基进行接种体繁殖,并通过血球计数板调整孢子悬浮液浓度至1×10⁵孢子/mL,现配现用。田间鉴定强调在常发区设立鉴定圃,选用“柴青1号”作为感病对照和诱发行品种,采取条播方式布局,设置重复和保护行以保证试验准确性。接种应在拔节后无风低温条件下进行,采用喷雾法并辅以覆膜保湿促进感染。接种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控制非靶标叶部病害干扰。病情调查在灌浆期开展两次,每份材料随机取株调查叶片的侵染型和严重度。侵染型按病斑大小及褪绿晕圈分为若干等级,用于判定抗感水平。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9部分:抗云纹病NYT3060.9-2022》适用于从事大麦育种、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病害防控及相关农业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机构。该标准尤其适用于种子管理部门、农作物品种审定单位、植物保护研究单位以及农业生产企业在开展大麦抗病性评价时的应用。同时,对于农业高等院校中涉及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教学与实验的师生,本标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规范化的田间鉴定流程和技术参数设定,该规程可广泛应用于我国春播或冬播大麦主产区,在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等云纹病易发区域尤为适用,为大麦品种抗病改良、区域试验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9部分:抗云纹病NYT3060.9-2022.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