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信息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第3部分 水情监测系统DB63T2256.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信息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第3部分 水情监测系统DB63T2256.3-2025 水利 信息化 工程施工 质量 评定 规范 部分 水情 监测 系统 DB63T2256 2025
- 资源简介:
-
《水利信息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第3部分:水情监测系统》讲解了水情监测系统在水利信息化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评定标准与技术要求,涵盖了单元工程划分原则、配套土建施工质量控制、设备安装调试流程及质量检验的具体内容。《水利信息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第3部分:水情监测系统》描述了水情监测系统从土建施工到设备安装调试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框架,明确了施工质量检验项目、评定方法和执行依据。该文件适用于各类水情监测站点的建设过程,包括自动雨量站、雷达/超声波水位站、浮子式水位站、投入式水位站以及磁致伸缩水位站等典型类型。文件规定了每个站点单套设备安装调试应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配套土建结构如设备井、观测井等也可独立成单元工程。在基本要求方面,对混凝土和砌筑施工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标准,要求符合SL 677、SL 703等相关规范,并强调所有材料必须具备合格证明和技术文件。对于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引用了GB/T 50138、GB 50179、SL 21、SL 337、SL 61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水位、雨量、流量等参数的测量精度与系统稳定性。同时,文件针对不同设备类型列出了具体的质量检验项目,并通过附录形式提供了详细的质量检验表(附录A)、质量评定表(附录B)和过程性记录用表(附录C),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现场实用性。
《水利信息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第3部分:水情监测系统》适用于从事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及质量监督的相关单位与技术人员,特别适用于水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领域。该标准主要面向省级及市县级水利主管部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公司、质量检测机构以及水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对于承担水情监测站点建设任务的施工单位而言,该文件为现场施工组织、工序控制和验收评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对监理和质检单位,则是开展质量监督检查的重要参考标准。此外,该规范也适用于水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相关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中进行标准化管理与成果评价。由于其聚焦于青海省地方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兼顾高寒、大温差、强紫外线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设备适应性要求,因此特别适合在我国西北高海拔地区或气候条件类似的区域推广使用。整体而言,该标准是推动水情监测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