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叶蜂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3-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麦叶蜂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3-2025 叶蜂 综合 技术规程 TZBXH 133 2025
- 资源简介:
-
《麦叶蜂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3-2025》讲解了针对麦叶蜂这一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所制定的系统性、科学性防治措施。《麦叶蜂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3-2025》描述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塔里木盆地冬麦区的麦叶蜂防控技术标准,涵盖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等多维度内容。该规程明确麦叶蜂为膜翅目叶蜂科的Dolerus tritici Chu,提供了其成虫、幼虫、卵及蛹的形态学特征,并详述其在新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的生活史特点,强调越冬场所和春季羽化产卵的关键时期。规程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主张通过协调多种手段实现持续防控。农业防治方面包括选用适宜小麦品种、清洁麦田、合理密植、轮作倒茬以及科学水肥管理,特别指出氮肥控制与深翻土壤的重要性。监测调查要求自3月中旬起每7天一次,密切关注幼虫发生动态,把握防治时机。生物防治推荐使用球孢白僵菌和苦参碱等生物制剂,在抽穗期进行茎叶喷雾,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当虫口密度上升时,可选用溴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虫胺腈、吡虫啉等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应急化学防控,具体用量在附录中予以列出。整个规程注重生态保护,强调对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的保护,推动麦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麦叶蜂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ZBXH 133-2025》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从事冬小麦种植、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及相关农业技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环塔里木盆地麦区的农业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植保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该规程也可作为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及培训机构在开展麦叶蜂研究与教学时的技术参考依据。由于其内容涵盖了从监测到防治的全流程操作指导,并提供具体的药剂推荐和施用方法,因此对于需要实施绿色防控、减少农药残留、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农业生产主体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同时,规程倡导生态友好型防治策略,适合致力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组织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