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1

类型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TCACM 1556-2023.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5147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4.3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TCACM 1556-2023 骨质 疏松 风险 人群 中医 辨识 规范 TCACM 1556 2023
    资源简介: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TCACM 1556-2023》讲解了针对40岁以上骨量正常或减少人群的中医辨识方法和标准,聚焦于在骨质疏松发生前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该规范立足于中医“治未病”理念,明确提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是指具有发展为骨质疏松症潜在风险的个体,特别是处于骨量减少阶段、年龄介于40至70岁之间的人群。文件系统地界定了相关术语定义,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可操作的中医辨识量表,包含30项中医症状条目,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类。主要症状包括腰痛、背痛、腰膝酸软、驼背、身高变矮、下肢拘挛、倦怠乏力等10项;次要症状涵盖发脱齿摇、夜尿频多、畏寒、肢体麻木、失眠、耳鸣、头晕等20项。通过量化评估这些症状的存在与否,临床医务人员可对个体是否属于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作出判断。此外,本规范还提供了详细的辨识依据和判断流程,强调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证据,推动中西医融合在慢性骨病防控中的应用。附录部分补充了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现状、现有筛检工具局限性及中医药研究进展,并引用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和国家标准中的病证代码,增强了规范的权威性与实用性。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汇聚了全国多家顶尖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的力量,体现了多方协作、循证制定的特点。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TCACM 1556-2023》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及西医临床医护人员,尤其是从事骨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以及治未病中心等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该规范也可作为健康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骨质疏松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时的重要参考工具。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该文件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了标准化的辨识路径和数据采集框架。同时,该标准对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慢性骨骼疾病防控策略、推动中医“未病先防”理念落地具有指导意义。由于其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并基于大规模专家共识和科学研究,特别适合用于40岁以上人群的骨健康管理和osteoporosis高风险人群的社区级初筛与转诊决策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规范TCACM 1556-2023.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5147.html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