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Arm 架构计算平台的软硬件兼容性 认证技术要求TGCC 3006-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rm 架构计算平台的软硬件兼容性 认证技术要求TGCC 3006-2025 架构 计算 平台 软硬件 兼容性 认证 技术 要求 TGCC 3006 2025
- 资源简介:
-
《基于 Arm 架构计算平台的软硬件兼容性 认证技术要求T/GCC 3006-2025》讲解了面向基于Arm架构服务器平台的软硬件兼容性认证所应遵循的技术规范与要求。该文件从系统架构、启动流程、安全接口扩展到固件技术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兼容性认证体系。它明确了Arm服务器在处理器核心(PE)、内存映射、中断控制器(GIC)、SMMU、定时器、电源管理、外设子系统及看门狗等方面的基础硬件架构要求,并按照不同级别(Level4至Level7)细化了实现标准,确保硬件平台具备一致性与可互操作性。在系统启动方面,标准涵盖了PSCI/SMCCC电源控制、Secondary Core引导机制、UEFI固件支持、ACPI系统描述表以及SMBIOS信息结构等关键环节,保障操作系统能够可靠加载和运行。安全性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平台级安全能力要求,并配套了平台安全检查表,以增强系统的可信启动与防护能力。文档还专门规定了BIOS在设备支持、接口定义、能效管理、故障处理和人机配置界面方面的技术指标,强化了国产化环境中固件设计的规范性。多个附录补充了性能监控、RAS可靠性、调试支持、PCIe/CXL互联、GPU加速及异构计算等扩展场景的技术指引,为生态协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于 Arm 架构计算平台的软硬件兼容性 认证技术要求T/GCC 3006-2025》适用于从事基于Arm架构服务器研发、生产与集成的芯片设计企业、整机制造商、固件开发厂商、操作系统供应商以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该标准特别适用于参与国内Arm生态体系建设的相关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OEM/ODM厂商、国产CPU研发机构、BIOS与固件开发商、操作系统适配团队及行业用户在进行平台选型和技术评估时作为合规性依据。对于致力于通过SystemReady认证的Arm服务器产品,本标准提供了本土化落地的技术路线和验证基准,也适合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能源等对信息系统自主可控有高要求的重点行业领域,助力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Arm计算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 第4部分:调度端与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检测DLT2247.4-2021.pdf
思明梧村“8·22”一般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