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伤事故处理管理制度.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伤事故 处理 管理制度
- 资源简介:
-
《工伤事故处理管理制度》讲解了集团公司为加强施工现场民工工伤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旨在规范民工工伤保险及赔付处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减轻各班组因工伤事故产生的费用负担。制度明确了民工参保范围,规定了参保对象为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村户籍人员及非农户籍职工,年龄范围为男性18至60周岁、女性18至55周岁。文中还详细列出了工伤保险缴费标准,包括按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的0.2%征缴,以及对特定大型项目费率的调整办法。工伤处理原则强调了“有申报、有依据,予以受理;有申报,无依据,不予受理”。制度还明确了各部门在工伤保险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如财务处负责缴纳保险费,质安处负责申报参保名单及处理工伤事故,督查处负责签订劳动合同并监督参保情况,项目部负责事故报告,土建公司负责审核相关事宜,法务办提供法律服务保障。此外,文件还详细描述了发生工伤事故后的处理流程,包括报告程序、送医治疗、事故报告撰写、费用承担方案制定、工伤申请报告提交、工伤认定申报、工伤待遇审核及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等步骤。最后,制度规定了工伤费用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班组长支付医药费的原则、公司垫付费用的条件及偿还方式。
《工伤事故处理管理制度》适用于绍兴市区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交通、水利及其附属工程等。该制度不仅适用于企业内未参保的民工,也适用于在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工地直接从事施工工作的非农户籍职工。通过这一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工伤事故,确保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减少企业和班组因工伤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