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务人员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规范DB11T1865-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人员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规范DB11T1865-2021 医务人员 传染病 个人 防护 技术规范 DB11T1865 2021
- 资源简介:
-
《医务人员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规范》讲解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865-2021的制定背景、实施范围以及具体的技术要求。该文件旨在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个人防护指导,涵盖了从基本要求到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等各个方面。文中明确了定点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设置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并且规定了各区之间宜设置缓冲间的要求。此外,还强调了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包括培训演练、风险评估、分级防护等内容的个人防护方案,确保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个人防护用品。对于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规范》根据感染风险等级将防护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级别,并提供了不同诊疗情景下相应的防护等级选择指南。最后,该文件详细描述了个人防护用品的具体使用方法,附录部分则补充说明了防护等级、防护用品选择及穿脱程序等重要信息。
《医务人员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规范》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这些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本规范的要求,以确保自身安全并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同时,其他相关机构如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也可以参照此标准执行,确保所有涉及传染病防控的一线工作人员都能获得适当的保护。此外,该规范不仅为现有医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也为新入职或即将参与此类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培训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