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危险 场所 安全管理 办法
- 资源简介:
-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讲解了加强公司对重点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杜绝群体伤害事故的发生。本办法制定是根据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编订,涵盖高风险区域识别、控制、管理与监督。该办法明确了术语如重点危险场所,指出这些场所有较高潜在危险性且难控制的特性,并分类列出了具有爆炸、火灾、中毒等危险性的设施及场所,确保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在重点危险场所确定方面,文档描述了由公司安全环保处评审确认,并适时更新,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于重点危险场所的通用管理,《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了一系列详尽要求。从定期组织受控状态的安全评价、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到作业区建立单独台账、针对岗位编制相关标准文件等具体步骤。强调作业区域内必须具备多个安全出口且畅通无阻;对于长期存在危险因素的地方,还需划定义务人范围和限定工作人数;并规定工艺技术和参数调整前需要严格评估安全性;此外,对存在液态金属喷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严重威胁的区域设置了高标准安全防护,避免多人员聚集的同时提高现场安全设施等级。同时提出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以及半年度整体排查机制,并形成详细书面记录备案,保持安全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为实现“零隐患”,文中提出了“三定四不推”原则处理隐患的方法,即发现问题定点位、定时限、定责任人并且上级问题下级不能推脱的态度积极应对,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适用于化工、石油石化、冶金、电力、矿山以及其他可能涉及高风险重点危险场所作业活动的企业或行业。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已识别出的重点危险区域及其周边设施,同样适用于未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新增或改造后的潜在高危场所。通过实施本法规则,可以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基础,在保证高效运作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的风险,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安心的工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