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1

类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编号规则TCPMA 029-2023.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321318
  • 上传时间:2024-03-27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848.2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编号规则TCPMA 029-2023 病原微生物 保藏 编号 规则 TCPMA 029 2023
    资源描述:
    ICS 11.020 CCS C 04 团体标准 T/CPMA 029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 编号规则 Collec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Numbering rules 2023-10-20 实施 中华预防医学会 发 布2023-10-20 发布 T/CPMA 02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编号总则.2 编号原则.2 保藏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代码.2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类代码.2 内部标识符.2 6 编号分类.3 非国家标准株编号.3 国家标准株编号.4 7 编号使用要求.5 T/CPMA 02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本文件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强、姜孟楠、李振军、韩俊、刘维达、马俊才、赵元元、马春涛、侯雪新、王多春、王衍海、任丽丽、徐潇、杨信怡、梅嬛、邓菲、张青雯、高虹、郭丽、毕玉海、柯昌文、江永忠、黄维娟、袁平、郭华。T/CPMA 0292023 1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 编号规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的编号总则、分类及使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以及涉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相关活动的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843 科技资源标识 WS 315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规范 WS/T 812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 T/CPMA 011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WS/T 8122022和T/CPMA 011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病原微生物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其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来源:WS 8122022,有修改 国家标准株 national standard strains 具有该菌(毒)种典型生物学特征,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可追溯,且能反映该种及其亚种、型的代表性,由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分中心复核、鉴定,并给予国家保藏编号的菌(毒)株。来源:WS/T 8122022,3.4 非国家标准株 non-national standard strains 除国家标准株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菌(毒)株。保藏 collection 保藏机构以适当的方式收集、鉴定、编目、储存菌(毒)种或样本,维持其活性和生物学特性,并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活动。来源:T/CPMA 0112020,3.3,有修改 保藏机构 collection organization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按照规定接收、鉴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机构。来源:T/CPMA 0112020,3.4,有修改 编号 numbering 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菌(毒)种进行标识的过程。T/CPMA 0292023 2 内部标识符 internal identifier 保藏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用于标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一组内部唯一字符。4 缩略语 NPRC: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National Pathogen Resource Center)5 编号总则 编号原则 5.1.1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编号分为非国家标准株和国家标准株两种类型。5.1.2 编号由保藏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代码、病原微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编号规则TCPMA 029-2023.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21318.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