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TCPMA 031-2023.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TCPMA 031-2023 病原微生物 分离 鉴定 方法 病毒 TCPMA 031 2023
- 资源简介: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讲解了关于鼻病毒分离与鉴定的具体技术标准及实施流程。该团体标准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涵盖了从范围、术语定义到具体的分离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等多个方面。文中对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简要描述,并明确了样本收集、运输、储存的要求以及细胞培养等关键技术步骤的参数设置。文档规范性地引用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为实验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确保实验室环境下的操作具备生物安全性并达到高质量标准。
同时,《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中详述了包括咽拭子处理、痰液特殊对待在内的临床样本处理过程,并针对可能超过24小时内无法送达的情况给出了存储与运送方案。此外,本文件还包含了分离与鉴定程序,从取样开始直至得出最终结果的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指南。通过附录形式详细列出所需设备材料及其规格,旨在保证任何有需要的研究单位可以依此开展符合规范的工作流程,提升鼻病毒检测准确性及可靠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内设立的病原微生物保藏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高校科研实验室以及其它从事有关呼吸道疾病诊断或研究的企业和个人。这份标准化文档不仅为医学领域内专门针对人类鼻病毒感染提供了一个统一且细致的操作手册,也能够指导基层工作人员按照严格规定处理日常采集来的疑似感染样品,从而有效降低病毒扩散风险。此外,在教学场景下可作为培训教材,帮助学生和新员工理解掌握这一复杂但极其重要的生物实验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