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DB36T1999.1-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DB36T1999.1-2024 水土流失 监测 技术规范 部分 动态 DB36T1999 2024
- 资源简介:
-
《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讲解了江西省针对红壤区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具体内容与方法。此文件详细规定了术语定义、监测范围以及操作步骤,并阐述如何有效管理和应用收集到的数据以确保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在文件的范围中,指出其适用对象为南方红壤区域内的崩岗现象,并且特别提及崩岗这一山体在重力与水动力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侵蚀形态,通常具有三个组成部分——集水区、崩岗区和冲积区。为了实现对上述各个阶段特征参数的有效跟踪,文件描述了多种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例如近景摄影测量及各种类型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获取技术。它还引用多个规范性参考文献如GB/T 12979、GB/T 16453系列标准、GB/T 20465以及其他相关的行业和技术准则,构建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崩岗动态监测方案,包括常规径流、泥沙量变化的测量等。最终该规范将指导区域内相关部门依据统一标准执行监测工作,提高治理成效。
《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适用于中国南方以红壤为主分布区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那些负责自然资源保护或环境保护的机构,这些机构可利用本规范来制定地方水土保持政策与计划。同时,本规范也适合从事水土保持科研教学人员及监测技术人员使用,为他们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提供权威的技术支持;对于工程咨询公司或者环保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在项目规划实施时遵循相关规定能够更加合理合法地推进各项工作。总体上,《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崩岗动态监测》可以广泛应用于我国南方红壤区域内的水保工程建设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有助于推动地区内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文明的新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