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G 23011-1999_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G 23011-1999_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厂区 动火 作业 功课 安全 规程
- 资源简介:
-
I C S 7 1.0 2 0G 0 9HG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化 工 行 业 标 准H G 2 3 0 1 1 一2 3 0 1 8-1 9 9 9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1 9 9 9 一 0 9 一 2 9发布2 0 0 0 一 0 3 一 0 1实施国 家 石 油 和 化 学 1二 业 局发布备案号:4 1 0 9-1 9 9 9HG 2 3 0 1 1-1 9 9 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对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镭。本标准委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负责解释。中华人 民共和 国化 工行业标 准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 2 3 0 1 1-1 9 9 9T h e S a f e t y Co d e f o r Ho t Wo r k i n Wo r k p l a c e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类、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 的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引用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 J 1 6-8 7 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 H G 2 3 0 1 2-1 9 9 9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HG 2 3 0 1 4-1 9 9 9 厂区高处作扑安令规程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然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3.2 易燃易爆场所 牛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 J 1 6-8 7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动火作 业分类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4.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4.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4.3 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4.4 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防火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9 99-0 9-29发布200 0-03-01实施HG 2 3 0 1 1-1 9 9 9遇节日、假 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动火作业安全防火 要求5.1 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5.1.1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进人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应执行H G 2 3 0 1 2,H G 2 3 0 1 4的规定5.1.2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5.1.3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5.1.4 凡在处于 G B J 1 6-8 7 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51.5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5.1.6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5.1.7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 2 0 0 o.5.1.8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J!o5.1.9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5.1.1 0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5.1.1 1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 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 l o m,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5.1.1 2 在铁路沿线(2 5 m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必须立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