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莎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DB15T3373-2024.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豆苗 期耐盐性 鉴定 技术规程 DB15T3373 2024
- 资源简介:
-
《油莎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讲解了油莎豆苗期耐盐性的鉴定方法、评价标准和档案建立要求。该规程明确了油莎豆种质资源在盐胁迫环境下的生长特征评估流程,并详细描述了温室或人工气候室作为试验条件的具体设置参数。文件中包含块茎挑选与萌发、水培处理的设计方法以及通过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的1.2%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的方式,同时提出了枯黄率、根冠比等测定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综合耐盐系数(CDC)的具体算法。为实现精准评估,《规程》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来定义单项及整体的耐盐性程度,并依据D值对油莎豆品种的耐盐级别进行了科学划分,分为耐盐(I级)、中等耐盐(II级)和敏感(III级)。同时,文件规定了完整的档案记录规范,包括时间记录、表型变化及各项实验数据等内容。
《油莎豆苗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适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油莎豆育种、盐碱地农业开发和品种选育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其内容重点针对油莎豆苗期耐盐性的系统评估,有助于开展盐碱土壤作物适应性研究及品种改良计划。适用人员涵盖农业科研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及从事作物种植改良的相关技术人员,同时对于希望在盐碱地中种植油莎豆并提高产量的种植户也有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