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规程DB15T1060-2016.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野生 食用菌 菌种 制作 技术规程 DB15T1060 2016
- 资源简介:
-
《野生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讲解了内蒙古地区可食用野生食用菌从母种到原种和栽培种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和技术规范。该文件描述了与野生食用菌菌种制备相关的定义、制作要点及适用对象,明确了蒙古口蘑、污白蘑菇、白磷蘑菇等九类主要野生食用菌菌种的生产要求和操作流程。文件强调了人员专业资质的重要性,并对菌种生产所需的特定场所提出了通风、无污染源以及设备配置的要求。此外,《规程》详细列出了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培养基的准备、容器选择、分装与灭菌、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细节及后期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等内容。同时,《规程》附有检验方式以确保每批次的菌种质量合格,通过系统化规定保障了菌种的安全性、纯度及活性。
《野生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规程》适用于野生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如食用菌种植户、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以及食品生产相关的企业单位。这一标准针对从事或有意发展蒙古口蘑、污白蘑菇等多种野生食用菌产业的企业与个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尤其适合于内蒙古地区及其他气候和地理条件类似的区域中,涉及食用菌研发、培育与推广工作的领域。其内容覆盖从基础科研到实际生产的多个环节,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并保障消费者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