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44T2181-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栽培技术 规程 DB44T2181 2019
- 资源简介:
-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讲解了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在广东省范围内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方法。本文件涵盖了适生环境条件、种苗选育、栽培实施、生长期间的管理措施、采收策略以及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详细指导。其中,适宜栽培区域要求气温18-32摄氏度,年降水800至1800毫米,避开风害和霜冻地带;土壤方面则推荐pH 5.0-6.5,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并需符合农用地土壤质量的相关规定。针对苗木培育环节,文件详述了从优良母树种子采集、贮存规范,再到芽苗处理及移植的全流程,强调选用健康、饱满并保持高萌发率(90%以上)的种子以确保出苗率和质量达标;栽培环节中包含种植前准备(整地与施基肥),合理的密植间距因用途不同有明确建议,如主要收获嫩梢或荚果按株行距0.5 m×1 m进行种植,并明确了最佳造林时间及移栽步骤;养护阶段涵盖松土除草、科学配方施肥、浇水灌溉和雨水管控等内容;整形剪裁与采摘作业也分别制定了技术指南:根据用途区分(嫩叶采收还是种实利用等),提出不同树形修剪和定期采收频率安排,例如饲料用树建议每30-45天修剪促进再生。此外,文件还明确了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及栽培记录档案的建立。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计划或已开展规模化辣木种植的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及个人农户。标准不仅适用林业种植领域,还可延伸到生态经济型作物种植行业、药用与营养植物产业,为致力于通过科学栽培提高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率及农产品品质相关从业单位提供了系统的栽培操作依据与规范化指引,同时也可用于科研与推广领域的实践参考教材建设工作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