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大型海藻碳足迹核算与评价技术规范DB44T2729-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殖 大型 海藻 足迹 核算 评价 技术规范 DB44T2729 2025
- 资源简介:
-
《养殖大型海藻碳足迹核算与评价技术规范DB44T2729-2025》讲解了养殖大型海藻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的量化方法与评价流程,规范了碳足迹核算的技术要求与报告标准。《标题》描述了以“摇篮到大门”为系统边界的生命周期阶段,涵盖准备、养殖、收获及废弃物处理四个环节,明确了功能单位应包括海藻品种及干重或湿重等参数。该技术规范详细定义了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电力消耗及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CO2和CH4排放,同时指出碳清除量主要来自海藻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包含生物量碳、惰性溶解有机碳和沉积物碳三部分。文件对数据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技术、时间、地理代表性以及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并区分初级数据与次级数据的应用优先级。在核算过程中,要求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如原材料、能源消耗量和废弃物产出量,并推荐采用权威排放因子或本土化数据库作为支撑。此外,《标题》还规定了碳足迹评价的流程框架,包括目标与范围界定、数据收集、核算计算、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制,并提供了附录中的参考系数、报告示例和数据收集模板,增强标准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整体而言,《标题》构建了一个科学、可操作的碳足迹核算体系,助力海藻养殖产业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
《标题》适用于从事大型海藻养殖、海洋碳汇研究与开发、生态农业评估及相关产业链的企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也适用于政府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以及碳交易市场参与方。特别是对于开展海洋蓝碳项目核算、申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实施碳标签管理或参与国际碳认证的主体,本规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同时,该标准可服务于沿海地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的渔业转型升级,支持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与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是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落地的关键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