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加松造林技术规程DB44T78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加松 造林 技术规程 DB44T780 2025
- 资源简介:
-
《湿加松造林技术规程DB44T780-2025》讲解了湿加松人工林从种苗选择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技术规范,全面覆盖种苗、造林、抚育管理、经营、质量评价及档案管理等关键环节。该规程明确了湿加松作为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后代(包括EH、EB、EC三种杂种类型)的人工林营造标准,提升了术语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增加了“纸浆材林”和“脂材两用林”等功能林分的定义,为分类经营提供依据。在种苗方面,强调使用符合DB44/T 2245和DB44/T 2467标准的高质量种子,推荐采用轻基质容器苗或扦插苗,并要求调运时提供植物检疫证书,以保障生物安全。规程对造林地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环境指标,包括气候条件(极端低温高于-5℃)、地形地貌(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平原)以及土壤类型(红壤、赤红壤等),并根据不同杂种类型对土壤pH值作出区分。整地方式建议带状或穴状,明确穴规格和基肥施用量,每穴施磷肥0.25~0.5kg,可配合有机肥。造林密度根据培育目标灵活设定,突出因地制宜原则。抚育管理要求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与补植,确保成活率和林相整齐。经营部分新增轮伐期设定与松脂采割技术要点,支持多功能可持续利用。质量评价替代原验收条款,强化过程与结果双控机制。档案管理遵循DB44/T 772标准,实现全过程可追溯。附录还提供了松材线虫病和叶蜂防治措施,以及不同林龄生长量参考数据,增强实用指导性。
《湿加松造林技术规程DB44T780-2025》适用于从事林业生产、生态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培育的相关单位与技术人员,特别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以湿加松为造林树种的国有林场、集体林区、私营林企及林业管理部门。该规程对以生产纸浆材、松脂或木材复合利用为目标的林分建设具有直接指导作用,适用于科研机构在良种选育、苗木繁育及森林经营管理中的技术应用,也适用于林业工程设计、监理与质量监督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标准化作业与成效评估。同时,对于农业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在林业教学与培训中具备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本规程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湿加松人工林的营林技术水平、林地产出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益,推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松类人工林的规范化、集约化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