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服务端功能规范DB44T271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医疗 健康 基层 服务端 功能 规范 DB44T2717 2025
- 资源简介:
-
《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服务端功能规范DB44T2717-2025》讲解了面向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互联网技术支持标准,明确了基层服务终端在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过程中的功能设计与实施要求。该规范系统性地规定了服务渠道分类、通用要求、基本功能、医疗服务功能以及安全要求五大核心内容。《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服务端功能规范DB44T2717-2025》描述了三类主要服务渠道:自助服务端、交互式网络电视端和移动端,涵盖政务服务自助机、基层医疗机构终端、金融机构设备、手机APP及小程序等应用场景,确保服务广泛覆盖城乡地区。规范强调终端界面与交互应适老化和无障碍化,保障老年群体与残障人群可便捷使用。在功能层面,《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服务端功能规范DB44T2717-2025》提出必须具备身份识别、基础信息展示、问题反馈、满意度评价、在线支付等基本功能,并鼓励拓展接入生理监测设备的接口。医疗服务功能方面涵盖了导诊、预约挂号、图文问诊、报告查询与打印、复诊续方、健康咨询、自助开单、健康体检辅助与宣教等十大类常见场景,并对不同渠道应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差异化说明。规范还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潜力,推动智能化服务发展。特别指出涉及互联网诊疗行为需符合国家及地方关于互联网医院的管理规定,确保服务合法合规。安全方面则引用GB/T 22239与GB/T 35273等国家标准,要求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
《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服务端功能规范DB44T2717-2025》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政务服务运营单位、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发者、智能终端制造商、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参与智慧医疗建设的相关技术企业。该标准尤其适合参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健康服务网络建设的单位参考使用,也适用于从事医保便民服务、远程医疗部署、数字政府终端集成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本规范的实施,可指导各类服务终端科学合理地集成医疗健康功能,提升基层居民就医便利性,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等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助力构建普惠、智能、安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