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交通衔接设施规划标准DB4401T97-2020.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道交通 衔接 设施 规划 标准 DB4401T97 2020
- 资源简介:
-
《轨道交通衔接设施规划标准》讲解了广州市在推进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与规范。文档对轨道衔接设施的规划原则、阶段、范围及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步行、非机动车、常规公交、临时接送车(K+R)、停车换乘设施(P+R)等各类衔接方式进行设计要求细化。标准明确提出了交通衔接设施应以公交优先为原则,按步行、非机动车、公交、K+R、P+R顺序进行布局,同时强调安全性、换乘便利性和用地集约利用的原则。文章涵盖了衔接设施数量预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详细定义了各交通设施配置参数、步行换乘距离限制以及标识引导系统的建设内容。文件还提供多个附件作为补充材料,确保轨道交通衔接设施在编制、分类、配建等方面形成完整体系,并具备实际操作性。
《轨道交通衔接设施规划标准》适用于广州市域范围内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工作的相关部门及机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交通管理部门、城乡规划设计单位、市政工程咨询公司和项目投资运营商等专业机构。该文件也可用于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及有轨电车项目参考应用,适用阶段覆盖新线轨道交通衔接设施规划全过程,包括工可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改建或扩建项目的规划工作亦可参照本规范执行。同时,此技术标准还可指导土地开发利用单位合理安排交通设施配套用地,为打造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换乘客流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