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名木健康巡查技术规范DB4401T126-2021.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名 健康 巡查 技术规范 DB4401T126 2021
- 资源简介:
-
《古树名木健康巡查技术规范》讲解了对广州市已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实施健康巡查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要求,旨在科学、系统地保护与管理古树名木资源。《规范》明确界定了古树和名木的具体范围,例如根据树龄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并详细说明了健康巡查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该标准提出按照不同等级古树制定相应的巡查频率:一级古树至少每2个月一次,二级古树和名木每3个月一次,三级古树每6个月一次;此外,特别指出对长势不良、复壮后或处于复杂环境(如周边有建设工程)的情况应增加巡查频次,确保能应对突发状况,如极端天气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同时,《规范》细化了现场巡查的工作步骤:包括核对信息、拍摄生长状态图像、监测树冠形态、叶片情况、主干倾斜度等生长指标;记录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性状;检查人为影响以及立地环境保护状况等多维度因素,形成了从观察到数据记录再到结果初步评级的技术链条。
《古树名木健康巡查技术规范》适用于城市绿化管理相关机构、园林工程企业、生态环境部门、科研单位及相关领域工作者,是为广州市从事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团队和管理人员量身制定的操作标准。此外,也适合从事树木普查、树木安全性评估、植物检疫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尤其在指导如何量化树木健康状况、判断生物危害程度,优化城市生态遗产资源养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由于其中涉及多项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同时也适合作为培训资料用于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提升,帮助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工作模式并保障城市中古树名木的有效监测与长久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