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NYT4726-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作物 秸秆 质量 技术规范 NYT4726 2025
- 资源简介:
-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NYT4726-2025》讲解了农作物秸秆在打捆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明确了秸秆捆(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运输及储存等关键环节。《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NYT4726-2025》描述了适用于农业产后秸秆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整套技术体系,涵盖了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双重要求。在感官方面,规范提出秸秆捆应具有自然气味、色泽均匀,不得出现霉变、烟焦味或明显异物;外形要求整齐一致,捆层无结块、无污染。理化指标包括含水率、密度和离田带土率,分别规定了基于收到基和风干基的测定方法与限值要求,并对不同密度等级的秸秆捆设定了差异化的抽样比例。该文件详细说明了现场抽样、样品制备流程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如使用草钻取样、四分法缩分、烘干法测含水率、筛分法测定带土率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同时,明确了判定规则:感官不合格直接判定为产品不合格,理化指标不合格需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此外,该规范还对运输与储存提出了安全管理要求,强调防火防潮、合理码垛、温湿度监控及应急措施,防止因储存不当引发自燃或品质劣变,保障秸秆资源长期稳定存储与后续高效利用。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NYT4726-2025》适用于从事农作物秸秆收集、加工、储运及综合利用的相关企业与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生物质能源、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秸秆板材制造等行业。该规范也适用于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在设计和制造打捆机设备时参考其技术参数以满足实际作业需求。同时,对于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以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该文件可作为秸秆产品质量监督、验收评定和技术指导的重要依据。此外,从事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的运营主体在制定物流方案、仓储管理规程时亦可参照本规范执行,确保整个供应链中秸秆原料的质量可控、安全可靠,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