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坛紫菜苗种繁育技术规范SCT2119-2022.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紫菜 苗种 繁育 技术规范 SCT2119 2022
- 资源简介:
-
《坛紫菜苗种繁育技术规范SCT2119-2022》讲解了坛紫菜(Neoporphyra haitanensis)在人工条件下进行苗种繁育的全过程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描述了从环境选址、设施配置到育苗准备、接种、培育及壳孢子采苗各环节的具体规范。该文件明确了术语定义,包括立体育苗和平面育苗两种主要方式,并对场址选择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应远离污染源且具备良好取水条件,水质需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以及无公害海水养殖的相关规定。在设施方面,详细规定了育苗室结构、朝向、层高、采光设计及温控措施,同时对育苗池、沉淀池、进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尺寸、布局和功能作出量化要求。文件对育苗前处理流程进行了系统说明,涵盖新旧育苗池的清洗去碱、水源黑暗沉淀处理、贝壳附着基的选择与消毒方法等关键步骤。接种部分规定了种藻或自由丝状体作为种源的技术要求,明确了果孢子水和藻丝液的制备流程、密度控制范围及均匀喷洒操作。培育阶段按照紫菜丝状体的不同生长周期——萌发、丝状藻丝生长、孢子囊枝形成、壳孢子形成与放散,分别设定了温度、光照强度、光周期、氮磷营养盐浓度等参数标准。管理方面强调日常巡查与记录的重要性,提出温度调控、光照调节、换水洗刷频次及促熟处理等动态管理措施,特别是在壳孢子采苗前期需进行缩光促熟以提高采苗效率。
《坛紫菜苗种繁育技术规范SCT2119-2022》适用于从事坛紫菜种苗生产的企业、科研单位、养殖场及相关技术人员,是指导坛紫菜人工育苗工作的权威性行业标准。该规范特别适用于沿海地区开展海水养殖的生产单位,尤其是福建、浙江、江苏等坛紫菜主产区的育苗基地。对于农业院校、水产研究院所中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海藻育种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标准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可用于指导基层养殖户规范操作、提升苗种质量、保障坛紫菜单产稳定与品质安全。此外,该标准也为相关监管部门开展苗种质量监督、产地环境评估和行业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