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采注氮安全技术措施.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停采注氮 安全技术 措施
- 资源简介:
-
《停采注氮安全技术措施》讲解了为抑制1186采面停采后采空区遗煤自燃而采取的注氮措施。该文件描述了通过在1186下运埋设的2寸注氮管向采空区注氮的具体操作,确保注氮管口距停采线35-40米。为了防止氮气涌出,每班安排防火员或救护队员在1186上隅角及采面监护警戒,并携带多功能气体测量仪随时检测瓦斯、CO和O2等气体浓度。一旦风流及窝风地点CO浓度超过0.0024%或氧气浓度低于18%,防火员或救护队员必须立即撤离并汇报调度处理。文件还规定,在下运注氮入口安设气体检测孔,确保注氮初期管路无漏气。巡视管工需保证注氮管路三通阀门关闭,以防止氮气泄漏。此外,在下、上隅角用风筒布建阻隔风帐墙,备足风帐并拉好警戒线,确保氮气不泄漏或少泄漏。工作人员若出现缺氧征兆应立即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地面束管监测系统负责监控1186上风和上隅角的气体成分,确保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控制在3-7%之间。注氮人员包括通风区注氮司机和管路工各一名,负责巡视和处理问题。受威胁区域为1186系统和-500大巷,氮气泄漏时有明确的避灾路线。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注氮区域的窝风区域,其他规定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停采注氮安全技术措施》适用于煤炭开采行业,特别是涉及井下采空区防灭火工作的煤矿企业。该文档主要面向煤矿安全管理干部、通风区管理人员、防火员、救护队员以及从事注氮作业的操作人员。这些人员需要熟悉注氮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确保在注氮过程中能够有效监控气体浓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注氮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该文件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确保注氮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防灭火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