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灵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15T1622-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灵菇 菌种 生产技术 规程 DB15T1622 2019
- 资源简介:
-
《白灵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讲解了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范与具体要求。该文件从术语定义入手,明确指出白灵菇这一珍稀木腐真菌的重要价值,随后详细介绍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人员、环境、设施、设备、容器及培养原料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与具体规定。特别是在培养基制备、灭菌、冷却等方面的细节,文件给予了精准指导。例如母种生产的流程,包括马铃薯或麦粒为原料的两种可选择的培养基配方;对于分装、高温高压灭菌的具体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设定,并描述了斜面的形成方法。文件还对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容器提出了明确要求,且特别针对不同菌种级别提供了详细的容器选择说明和操作指引。通过以上规定与标准流程,确保白灵菇菌种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白灵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适用于工厂化生产企业以及合作社中从事白灵菇菌种生产和管理的相关人员。这既涵盖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企业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中小规模合作社的实际应用情况。该文档旨在帮助食用菌种植及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并实施规范化的生产工艺,从而提升白灵菇菌种的品质与产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保障白灵菇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与高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