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规范DB44DB4401T26-2019.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综合 人民 防空 设计规范 DB44DB4401T26 2019
- 资源简介:
-
《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规范》讲解了广州市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遵循的人民防空设计标准与要求。规范由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牵头,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于2019年正式发布实施。内容共分九章,涵盖术语、总则、建筑、结构、通风、给水和排水、电气、管线防护措施和平战转换等各个方面。规范明确指出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人防设计原则,即“统筹兼顾、集约经济、平战融合”,提出将人防要求深度融入管廊建设的理念。标准还明确了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战时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生命线工程”的定位,确保其在遭受战争威胁时仍能保障各类城市工程管线的运行安全。规范从建筑设计到结构材料选择、等效静荷载设置、通风系统布置、电力设施配置以及舱室划分等多个方面提出详细的技术指标,并对控制中心的安全通道布局提出具体方案,包括智能防护密闭井盖或防护密闭门的配置方法。
《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规范》适用于广州市新建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特别适用于容纳电力、通信、供气、供热、供水等重要城市基础管线的构筑物建设。主要面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人防设计机构、施工单位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旨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运行能力。该标准为从事市政工程规划、施工和监管的相关企业,提供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设计依据,有助于加强城市整体的战略防护体系,同时也在应急管理与灾后快速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标准的应用可扩展至国内类似地质条件与城市形态的大中型地下建设工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