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小果普瘿蚊检疫鉴定规范DB46T70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芒小果普瘿蚊 检疫 鉴定 规范 DB46T700 2025
- 资源简介:
-
《芒小果普瘿蚊检疫鉴定规范》讲解了对芒小果普瘿蚊(Procontarinia fructiculi)在植物检疫中的鉴定标准与方法。规范从适用范围出发,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对芒果果瘿蚊的形态识别、分子检测和结果判定的检疫操作,并指出该标准依据 SN/T 2122 进行样本抽样,具有明确的法律与检疫适用依据。文档重点详细介绍了鉴定该害虫所依据的形态特征,涵盖卵、幼虫、蛹及成虫各个发育阶段的关键辨识特征,特别是通过成虫触角、翅膀及生殖器官等结构进行区分的方法。此外,文档提供了与近似种之间区别的技术要点,并结合附录进一步解释芒小果普瘿蚊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图像及近似种区别要点。文档还明确了实验室中的鉴定流程,包括显微镜观察、分子检测手段(PCR分析),以及DNA提取、扩增等技术方法,并提供了 COI 基因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特定基因编号(MG637425、MG637426)提高准确率。最后,规范对检出后标本保存、数据记录和档案管理提出要求,为虫害检疫提供系统性的流程标准和技术支撑。
《芒小果普瘿蚊检疫鉴定规范》适用于农林植物检疫相关部门、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单位、热带地区农业监测机构及海关检验人员。同时对于从事芒果种植业的相关人员、农业企业技术人员、生物防控机构及科研工作者具有技术参考意义,尤其在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防控决策及检疫流程标准化方面具备指导价值。由于该文件为地方标准发布,主要面向海南省及相近热带气候地区,对区域内芒果作物害虫管理提供了专业而具体的操作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