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菜蚜虫防治技术规程DB54T0510-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菜 蚜虫 防治 技术规程 DB54T0510 2025
- 资源简介:
-
《油菜蚜虫防治技术规程》讲解了油菜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症状、虫情调查、危害分级标准和防治措施等内容。文中详细描写了蚜虫从卵、若蚜到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体貌特征,指出了桃蚜、甘蓝蚜和萝卜蚜在成虫阶段的形态差异。《油菜蚜虫防治技术规程》描述了油菜蚜虫每年随气温变化发生的生长周期规律,重点指出其危害叶片、茎秆、花轴的具体表现,例如引起油菜叶片卷曲、枯黄、生长点枯死,导致角果发育不良甚至空荚、绝收。文件还制定了虫情调查的时间安排与方法,强调苗期—现蕾抽薹期和开花—角果期需分别实施定点调查,依据有蚜株率、百株虫口数量和分枝蚜聚集密度划分5个害虫危害级别。《油菜蚜虫防治技术规程》系统地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包含农业防治如合理轮作与密植,生物防治包括释放蚜虫天敌和喷施绿僵菌,物理防治如黄板诱杀和银膜驱蚜,同时明确了化学防治的启动阈值、药剂类型、安全施药方法及防护要求。
《油菜蚜虫防治技术规程》适用于在西藏自治区内种植油菜的农户、植保技术人员以及农业推广机构等相关人员实施科学防治与生产管理。同时也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类似高寒、干湿交替气候条件下的高原或山区农业区域。本技术规程对于规范油菜生产中的蚜虫防治操作、提升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优化农药科学使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此外,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农技培训机构、农业企业、种植合作社及相关农药生产企业也可将该标准作为技术支持和生产规范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