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机构建设与服务规范DB31T310027-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慢性病 健康 管理机构 建设 服务 规范 DB31T310027 2025
- 资源简介:
-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机构建设与服务规范》讲解了针对长三角地区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机构的全面建设与服务标准。该文档明确提出了机构在功能布局、设施设备、制度建设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详细建设要求。功能布局方面,建议设置使用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独立区域,并合理分布等候、引导、测量及诊疗等服务区;同时,统一配置符合规范的标志。在设施设备上,该规范列出了多项信息化及医疗监测设备要求,如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以及便隐血检测设施等,所有设备均应支持实时数据上传和集成化管理。文件也定义了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机构的分诊机制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涉及常见疾病筛查和多维度信息采集。服务流程包括从分诊评估到健康宣教、综合干预及监测随访等全周期管理,并提出机构还需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生活方式干预等附加服务,强化全科服务覆盖能力。文件最终要求对机构开展动态服务评价,并基于评价数据进行质量持续改进。附录还补充提供了相关标志、分诊内容以及常见慢性病风险评估工具等具体实施支持。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机构建设与服务规范》适用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等长三角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各类开展社区健康管理的卫生机构。此文件主要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工作,适用于从事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的组织与机构。该规范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从基础设施配置、信息化建设到服务能力标准化的指导方案,也适用于慢性病管理服务相关政府部门、卫生监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培训和评估单位。同时,该标准也可为健康信息系统的研发企业及慢病防治相关社会组织提供实施依据,以支持区域性慢病健康管理系统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