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与管理规范DB31T1584-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无着 流浪 乞讨 人员 救助 服务 管理 规范 DB31T1584 2025
- 资源简介:
-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与管理规范》讲解了针对上海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与管理的具体规范要求。文件规定了服务流程、接待、安检登记、在站服务、离站方式、街面劝导救助及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和家暴受助人员的保护措施,并强调了社会力量在救助中的作用。该文件明确了服务原则,包括“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先救治、后救助”等,提出实行24小时接待制度、设立救助热线,并对接收流程进行了详细界定,如不予救助的具体情形、未成年人优先救助等。同时提出救助机构需配备专用车辆、安全设备和信息系统,强调信息化管理和档案管理要求,并对服务质量管理与改进机制进行规范,确保服务质量与受助人员权益。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与管理规范》适用于上海市各级民政部门及下属救助管理机构在处理流浪乞讨人员事务时的操作与管理,包括临时救助、安置、护送、信息记录等全过程。该文件也适用于社会组织、街道及相关部门在参与救助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化标准。此外,对于公安、城管、司法、教育、人力资源等部门及相关社会救助公益组织,在协同开展街面救助、安置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反家庭暴力等工作中也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跨部门协作救助机制的有效运行,全面提升上海市流浪乞讨人群的救助与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