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1

类型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B31T1600-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398456
  • 上传时间:2025-08-1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591.4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长江口 中华 绒螯蟹 增殖 技术规程 DB31T1600 2025
    资源简介: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技术规程》讲解了针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开展增殖放流的全流程规范。文件从增殖放流水域的基本条件入手,明确了增殖区域应具备水深不低于3.0米、盐度不超过5且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主的要求。规程指出在增殖放流前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水域生态本底调查,以科学确定适配区域,并规定放流亲体的来源应当符合SC/T 9401要求,且须源自长江水域原种或经过人工培育的子一代亲体,并强调培育机构应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此外,该规程对亲体质量作出了细致的规定,明确亲体种质需符合GB/T 26435标准,并保证其规格不低于100g以及无疫病,从源头保障增殖效果。规程还涉及对亲体的现场检验、包装、计数及运输方式,要求检验需遵循GB/T 26435、SC/T 7014及SC/T 9401规定,且明确了检疫结果的时间有效性,规定规格测定需通过现场多点抽样进行,抽检数量不小于50只。包装和运输要求细化至包装方式(如按标准分装雌雄)、运输时限(控制在8小时内)及保护条件。在投放环节,技术文件明确提出了投放时间、环境气象条件及温度、盐度差异的限定,并规范了操作方法及记录留存内容。文件还进一步涵盖亲体增殖放流后对资源保护监测的技术规范及效果评价的内容方向,为科学评估放流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技术规程》适用于从事水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恢复工作的相关渔业部门及增殖放流实施单位,尤其是长江口周边负责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的管理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及相关科研单位。此文件为亲体培育、检疫与放流提供技术依据,亦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原种场、增殖放流执行组织、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政策监管部门等。通过规范化流程确保放流质量,并提高亲体在自然水环境中的存活率与增殖效果,有助于促进长江口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B31T1600-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398456.html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