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技术规范NYT4734-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作物 空间 分布 遥感 制图 技术规范 NYT4734 2025
- 资源简介:
-
《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技术规范NYT4734-2025》讲解了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的技术体系与标准化流程,描述了从任务设定到地图输出的全过程技术要求。该文件明确了基于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径,涵盖空间基准、地图投影选择、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农作物识别分类、精度评价及地图编制等关键环节。规范提出遥感制图应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根据不同尺度选用阿尔伯斯或高斯-克吕格/UTM投影方式。技术流程包括制图任务确定、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和地图成果制作四大阶段,强调在数据获取中选用具备绿光、红光、近红外波段的高质量光学影像,且空间分辨率一般优于10米,省级以下或地块细碎区域宜优于5米,并对云雾覆盖率和影像质量提出明确限制。在信息提取方面,规范要求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通过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支持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农作物识别与分类,并进行分类后处理和精度评估。地图编制部分则细化了地理底图设计、专题要素表达、整饰布局、编辑制作与质量检查等要求,确保成果可视化与实用性。整体技术路线以多源数据融合为基础,突出遥感监测时相对于作物生育期的重要性,并引用多项农业遥感相关标准作为支撑依据,为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提供了统一、可操作的技术框架。
《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技术规范NYT4734-2025》适用于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遥感应用单位以及从事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机构。该规范主要面向使用光学遥感数据开展区域性农作物种植类型识别与空间分布制图的专业技术人员,适用于省、市、县各级行政区域或特定农业产区的作物分布图编制工作。尤其在粮食安全监测、耕地利用评估、现代农业管理、生态农业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同时,该文件也适用于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等多平台遥感数据在农作物识别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对于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情遥感监测精度和地图产品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从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农业大数据分析和数字乡村建设相关人员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