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苗病测报技术规范NYT4482-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棉花 测报 技术规范 NYT4482 2025
- 资源简介:
-
《棉花苗病测报技术规范NYT4482-2025》讲解了棉花苗期病害的科学监测与预报工作体系,规范了病情调查、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的技术流程。《棉花苗病测报技术规范NYT4482-2025》描述了棉花苗病的定义范围,涵盖叶部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轮纹叶斑病,以及根茎部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疫病和红腐病等主要病害种类。标准明确了发病率、病害发生面积比率、病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构建了统一的病情评估体系。文件设定了五级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依据病斑在叶片、茎基部和主根的扩展情况及植株萎蔫、枯死状态进行判定,并提供了病情指数的量化计算公式。针对发生程度,规范提出分为轻发生至大发生五个等级,以病情高峰期的平均病情指数为核心指标,结合发病率和发生面积比率进行综合评判。系统调查要求从棉苗出土后定期开展,选择历年发病重、具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定点监测,采用多点取样方式记录病情发展动态。普查则在系统调查发现病害达一定级别后及时启动,覆盖不同品种、长势和种植模式的代表性地块,确保数据的广泛性与代表性。预测方法部分区分短期与长期预报,短期聚焦播种后一个月内的气候、品种抗性和田间初侵染情况,长期则结合连作年限、土壤条件、施肥状况及历史病情数据进行趋势研判。数据收集涵盖种植面积、主栽品种、播期及气象资料,各监测站点须按要求填写并上报系统调查表,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时效性。
《棉花苗病测报技术规范NYT4482-2025》适用于从事棉花种植管理、植物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及病害监测预警的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全国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区域性病虫害监测站、棉花生产重点县市的农技服务机构。该规范为棉花苗期病害的标准化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我国各主要棉区,特别是西北内陆棉区及其他常年受苗病影响严重的产区。同时,该文件对科研机构在开展棉花病害发生规律研究、防控技术开发以及农业院校相关教学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实现棉花产业绿色防控、科学决策和减灾稳产的重要支撑性技术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