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作果园雨水集蓄深层入渗保滴技术规范NYT4545-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果园 雨水 深层 入渗 技术规范 NYT4545 2025
- 资源简介:
-
《旱作果园雨水集蓄深层入渗保墒技术规范》讲解了在年降雨量有限的旱作果园中,通过系统化的工程与农艺措施实现雨水高效收集、快速导流、深层入渗及土壤水分保持的技术路径。《规范》描述了雨水集蓄、快速导流、深层入渗以及水肥协同管理等核心环节的技术定义与实施标准。该技术以微地形集雨为基础,通过建设水肥坑、铺设可降解集雨布、设置导流管与有机填充物料,构建起一套立体化、中深层的根域集雨系统。其中,水肥坑作为雨水与养分储存的核心结构,采用长方体设计并设置防渗层,以减少水分渗漏;导流管将汇集的地表径流或灌溉水引入填充有秸秆、树枝、畜禽粪便等腐熟有机物料的坑体内部,形成水分蓄积库;利用有机物料与深层土壤间的水势差,促进水分和养分持续向果树根区扩散,显著提升水分利用效率。此外,《规范》还详细说明了平地与坡地果园的不同布设方式,在坡地果园中结合鱼鳞坑集雨工程,按等高线布置半圆形蓄水结构,并与导流—入渗系统集成应用。同时对后期管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清理导流管、修补水肥坑、加固鱼鳞坑堤埂以及集雨布的回收或自然降解处理,确保技术长期有效运行且不造成环境污染。整体技术体系兼顾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可持续性。
《旱作果园雨水集蓄深层入渗保墒技术规范》适用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的有效年降雨量为400mm至800mm之间的旱作果园管理领域,尤其适合苹果、梨、枣、核桃等主要落叶果树种植区。本规范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生态果园建设单位、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机构及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操作依据。适用于具备一定坡度或平原地形的果园环境,能够有效应用于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干热河谷等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土壤保水能力差的区域。对于从事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有机果园建设和乡村振兴相关项目的科研、规划与管理人员亦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