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石竹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511-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竹 枯萎病 抗性 鉴定 技术规程 NYT4511 2025
- 资源简介:
-
《香石竹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511-2025》讲解了针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枯萎病的科学化、标准化抗性鉴定流程,该病害由尖孢镰刀菌石竹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dianthi)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破坏性。文件明确了从鉴定前准备到接种体制备、抗性测定、抗性评价及鉴定后材料处理的完整技术链条,并规定了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技术参数。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PDA和PDBY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与灭菌条件,以及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和保存流程。在接种体的制备方面,提出了通过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定量繁殖的方法,并通过血球计数板控制浓度在1×10⁶个/mL,以确保接种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抗性测定部分设定了温室环境参数、对照品种的选择依据、待测材料的要求及定植管理措施,明确了灌根接种法的操作步骤和保湿要求。病情调查依据发病症状划分等级,结合病情指数(DI)进行量化评估,建立了免疫、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六级评价体系。整个鉴定过程强调对照有效性验证与数据追溯机制,要求对采集、培养、接种、调查等全过程留档不少于24个月,推荐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此外,规程还注重生物安全,明确鉴定后的植物材料需集中焚烧,基质和病原培养物须高温高压灭菌处理,防止病原扩散。
《香石竹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511-2025》适用于从事香石竹种质资源评价、花卉育种、植物病理研究及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科研机构、检验检测单位、种苗生产企业和花卉种植基地等。该标准尤其适用于开展香石竹枯萎病抗性筛选与品种审定工作的技术人员,为花卉产业中的种苗质量控制、抗病品种选育、病害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该规程也可作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进行花卉植物检疫、品种登记和市场监管时的参考依据,广泛服务于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标准化等领域,对于提升我国香石竹产业的健康化、规范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