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NYT4649-2025.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产品 无害化 处理 场所 选址 生物 安全 风险 评估 技术 NYT4649 2025
- 资源简介:
-
《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NYT4649-2025》讲解了新建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过程中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总体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式、结论判定及报告编写要求。《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NYT4649-2025》描述了评估应涵盖的主要风险要素,包括待建场所与周边动物饲养场、隔离场、屠宰场、诊疗机构、集贸市场等高风险场所的距离关系,与饮用水水源地、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空间布局,以及选址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如地势、风向、洪涝灾害风险等。标准强调应充分利用天然屏障(如山脉、河流、林带)和人工屏障(如围墙、防疫沟、绿化带)降低疫病传播风险。评估工作由多领域专家组成的奇数专家组负责,采取书面审查与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据附录A所列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判定,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档。根据评估结果,综合判断可得出“可以建场”“附条件建场”或“不建议建场”的结论。若存在1项高风险且其他为中低风险,可在完善人工屏障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并经复评后允许建场;若存在2项及以上高风险,则不予建议建设。标准还明确了评估报告应包含的基本信息、数据来源、质量控制、调整说明及制约因素分析,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本标准于2025年1月9日发布,2025年5月1日起实施,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提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为主要起草单位。
《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NYT4649-2025》适用于从事动物防疫管理、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技术人员。该标准主要面向新建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的选址审批与技术评估工作,适用于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农业规划设计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相关企业在项目立项、规划选址和建设方案制定阶段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本标准也为养殖场户、集中处理中心投资主体在选址决策中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设施布局科学、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因选址不当引发的动物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