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1

类型农作物物候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NYT4618-2025.pdf

  • 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403439
  • 上传时间:2025-10-08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1.98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作物 物候 遥感 监测 技术规范 NYT4618 2025
    资源简介:

    《农作物物候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NYT4618-2025》讲解了农作物物候期遥感监测的技术体系、操作流程与标准方法,描述了如何利用光学遥感卫星数据对大宗农作物的物候期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该技术规范涵盖了从数据获取到成果输出的全过程,明确了基本要求中的空间基准、投影方式和时间范围,确保全国范围内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文件规定大地基准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国家高程基准,并根据监测尺度推荐使用阿尔伯斯、高斯克吕格或UTM投影,提升了地理数据的空间精度。在监测流程方面,构建了完整的闭环体系:包括遥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构建、地面调查、遥感反演、精度验证以及专题图制作和报告编写。遥感数据需满足特定空间分辨率(省级及以下优于30米,省级以上优于250米)和时间分辨率(优于8天),并通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提升数据质量。文件特别强调NDVI作为核心植被指数的应用,并给出计算公式和数据去噪、插值、平滑等时间序列处理方法,以增强物候特征识别能力。同时,要求结合实地调查获取作物生育时期信息,用于训练和验证遥感模型,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精度验证采用RMSE等指标评估,确保监测结果可信可用。最后,规范还提供了专题图制作标准和报告编写框架,推动成果标准化输出,便于政府部门决策与农业管理应用。

    《农作物物候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NYT4618-2025》适用于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农业科研机构、遥感技术单位以及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组织和个人。该规范主要面向开展大范围农作物生长动态监测的业务部门和技术团队,广泛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大宗作物的物候期遥感监测工作。由于其技术流程具有普适性和可扩展性,也可为其他经济作物或区域特色作物的物候监测提供参考依据。尤其适合应用于粮食安全预警、农业灾害评估、种植结构优化、气候变化影响分析等领域。此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开展农情遥感监测教学、科研项目实施和技术算法开发时,也可依据本规范统一数据处理流程与评价标准,提升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和实用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作物物候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NYT4618-2025.pdf
    链接地址:https://www.aqrzj.com/doc/403439.html